[新聞]2010.09.13 媒體名稱:中國時報 記者:陳文信、周敏煌、林秀麗、鄭閔聲
年底五都大選逼近,馬政府原期待兩岸經濟協議(ECFA)能成為國民黨的選情利多,甚至營造為ECFA的正反雙方的對決;偏偏民進黨冷處理兩岸議題。代表民進黨角逐大高雄市長的陳菊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,願正面看待與中共的交流,但面對國人的疑慮,她則強調,「唯有守護台灣的對等尊嚴,才能超越藍綠。」 |
陳菊強調,登不登陸不是重點,台灣政治人物到了對岸的表現才重要,像她到中國時,沒有刻意避諱或絲毫矯情,就很自然地談到「中華民國、總統、中央政府」等平常習慣的用語,沒想到竟在台灣獲得跨黨派的高度民間聲望。陳菊指出,當時民意的大力支持,正好反射出民眾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疑慮。 |
陳菊說,沒有人會反對將台灣的產品行銷到全世界,打響「台灣製造」(MIT)的名號,大家也都贊成讓農漁民、廠商獲利。她強調,民進黨對ECFA的立場,一向是要求要資訊透明、程序正義、保衛主權、要有對弱勢保障的配套;在這些前提下,台灣可以與世界任何一個國家,談有利台灣的貿易協定。 |